-
- 吳漢東
人物簡介
吳漢東,男,1951年1月出生,漢族,江西東鄉(xiāng)人,教授,博士生導師;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教育部法學教育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法學會知識產權研究會會長,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師范大學等校兼職教授。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名譽院長、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992—1993年赴美國錫丘拉茲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1996—1997年赴香港參與香港基本法的制訂工作,赴澳門任立法議員法律顧問,1999年參加香港舉辦的“中國香港與內地法律比較學術研討會”并作主題演講,2000年訪問德國薩爾大學法學院并作學術報告。
2014年1月14日,中共教育部黨組經研究并與中共湖北省委商得一致,決定:
免去吳漢東同志的中共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委員會常委職務。
2014年1月17日,教育部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立英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宣布了教育部關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的任免決定,楊燦明擔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因年齡原因,免去吳漢東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校長職務。
學術專長:民商法、知識產權法。
研究成果
吳漢東教授主要從事民商法理論、知識產權法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完成10多項國家級、省部級課題,主持的科研項目有全國優(yōu)秀博士論文作者專項資金資助項目“財產權制度比較研究”、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科技發(fā)展中的法律問題”、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法”等。出版《著作權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西方諸國著作權制度研究》、《中國區(qū)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等學術專著6部,主編司法部統(tǒng)編教材、全國自考統(tǒng)編教材《知識產權法》等2部。在《中國社會科學》、《法學研究》、《中國法學》等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70余篇。其論著、論文獲全國首屆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國家教委高校優(yōu)秀學術著作獎、司法部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政府獎)等10余次。
2001年,中國加入WTO。吳教授審時度勢地指出,知識產權戰(zhàn)略是中國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是中國實施市場競爭的戰(zhàn)略重點和對外貿易的戰(zhàn)略舉措,是當時最早提出知識產權戰(zhàn)略觀念的學者之一?,F為國家知識產權戰(zhàn)略專家組成員。
社會兼職
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高等學校知識產權研究會副理事長、最高人民法院特約咨詢專家、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承擔項目
1.防止技術壟斷與不正當技術競爭立法研究(國家科委科研項目,1987年-1989年)
2.中國區(qū)域著作權制度比較研究(中華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1992年-1996年)
3.西方國家著作權制度研究(國家教委資助出國人員研究項目,1992年-1996年)
4.知識經濟與知識產權法(國家軟科學項目,1999年-2000年)
5.高科技發(fā)展中的法律問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999年-2002年)
6.無形財產權制度研究(國家司法部項目,1997年-2001年)
7.財產權制度比較研究——以有形財產權和無形財產權為主要研究對象(高等學校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作者專項資金項目,2000年-2004年)
8.WTO與知識產權國際保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2年-2004年)
9.完善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3年-2005年)
10.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與制度完善(司法部法治建設與法學理論研究部級科研項目,2004年-2007年)
11.知識產權基礎理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04年-2007年)
12.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fā)展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004-2007年)
內容來自百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