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志
中國食品學報(2020年03期)
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 基本信息
-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
:月刊
:1009-7848
- 出版信息
-
: 工程科技I
: 輕工業(yè)手工業(yè)
:11156篇
- 評價信息
-
:2.238
:1.741
:
目 錄
- 特邀文章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食品科學學科2019年度項目資助情況分析與2020年度項...
- 營養(yǎng)與功能
- 抹竹膳食補充劑防護小鼠代謝綜合征的試驗研究
- 基于BALB/C小鼠模型評價牛乳α_(s1)-酪蛋白的致敏特性
- 基于動物模型的大豆球蛋白誘導腸黏膜過敏反應機理研究
- 短乳桿菌AR247的抗氧化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
- 類蛋白反應修飾的牡蠣肽鋅結合物的生物利用性
- 一株植物乳桿菌體內降膽固醇的作用機制
- 科技動態(tài)
- 中外科學家首次解析小麥適應性進化機制
- 超級稻粒寬粒重基因調控產量機制獲揭示
- 我國學者建立紅茶發(fā)酵量化判別模型
- 科學家首創(chuàng)抗除草劑甘藍型油菜新種質
- 我國科學家解析稻瘟病菌糖基化修飾蛋白組圖譜及作用機制
- 信息窗
- 日本研究:多攝入膳食纖維可降低死亡風險
- 陸稻陸生適應性進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 控制淀粉品質的關鍵基因被找到
- 巴西高校研究:常吃豆類不易患抑郁癥
- 研究人員解析豆科植物深度系統(tǒng)發(fā)育關系
- 攝入方式或致甜味劑效果各異
- 球磨法制備微納米含氮生物炭可去除水體重金屬
- 科學家揭示大豆異黃酮攝入與冠心病風險下降關聯
- 蕎麥蜜可以明顯改善人腸道微生物
- 睡眠學家解釋失眠與飲食過量的關系
- 番茄丟失的耐鹽基因被找回
- 基礎研究
- 野生和種植藜蒿不同部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
- 鰈魚骨膠原蛋白的結構及流變學特性
- 酸堿對大豆油脂中反式脂肪酸的影響
- 長鰭金槍魚多肽制備及其對H_2O_2誘導的張氏肝細胞的保護作用
- 山楂黃酮對BRL-3A肝細胞DNA損傷的修復作用及其機制
- 加工技術
- 不同添加物對擠壓重組米血糖生成指數和理化性質的影響
- 3種功能性蛋白對淀粉-面筋重組面團流變學特性及饅頭品質的影響
- 龍眼果肉多糖超微粉碎-酶解提取工藝優(yōu)化及其免疫活性
- EPA藻油微膠囊工藝及其制備過程中脂肪酸組成的變化
- 植物乳桿菌DMDL 9010培養(yǎng)基優(yōu)化及其安全性評價
- 耐鹽酵母菌對鱈魚骨酶解液風味的改善作用
- 熱處理對魚鱗蛋白酶解特性的影響
- 超聲處理的大豆分離蛋白/麥芽糊精混合物酸誘導凝膠性質研究
- 單液滴干燥過程中阿拉伯膠乳液的干燥特性
- 食品貯藏與保鮮
- 魚源腐敗希瓦氏菌生長/非生長界面模型的建立和驗證
- 牙鲆魚片冷藏過程中蛋白質降解規(guī)律及預測模型的構建
- 曲酸、抗壞血酸及檸檬酸對鮮切蘋果褐變的影響
- 溶劑和微乳化的稀釋效應對食用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的影響
- 分析與檢測
- 基于計算機模擬技術優(yōu)化篩選核酸適配體的初探
- 果香風味導向白地霉M5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 雞肉酶解物中不同氨基前體對肉香味形成的貢獻
- 發(fā)酵豆制品潛在風險因子分析
- 高光譜亞像元分解預測花生中的黃曲霉毒素B_1
- 分子印跡固相萃取/液-質譜聯用法測定煙熏鱘魚中苯并芘
- 渤海蝦醬中益消細菌的分離和鑒定
- 鰹魚蛋白肽譜效關系研究
- 贛南臍橙代謝組學研究
- 海南傳統(tǒng)發(fā)酵蔬菜中微生物多樣性分析
- 蘇尼特羊不同部位肌肉抗氧化系統(tǒng)的差異
- 綜述
- 乳清蛋白及與其它乳成分的熱聚合作用機制研究進展
- 國外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