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雜志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年18期)
Journal of Food Safety & Quality
-
- 基本信息
-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技術
:北京方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電子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半月
- 出版信息
-
: 工程科技I
: 輕工業(yè)手工業(yè)
:13836篇
- 評價信息
-
:1.54
:1.26
:
目 錄
- 本期專題: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研究的新動態(tài)
- LuxS/AI-2群體感應系統及其對細菌致病性和耐藥性的調控
- 彎曲菌對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性及耐藥機制研究進展
- 免疫磁珠分離技術在食源性致病菌檢測中的應用
- 基于高通量測序技術的食源性病原體檢測應用進展
- 食品中單增李斯特菌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 傅里葉近紅外光譜法快速檢測5種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
- 一起疑似產氣莢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學分析
- 一種便攜快速微流芯片PCR儀性能評價
- 3種快速檢測沙門氏菌方法的比較分析
- 菌株傳代及葡萄糖濃度對回復突變實驗的影響
- 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法對銅綠假單胞菌的鑒定與聚類分析
- 金黃色葡萄球菌基質輔助激光解析電離-飛行時間質譜的鑒定與聚類分型
-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法快速檢測感染性腹瀉病例標本中的空腸彎曲菌
- 沙門氏菌傳統血清凝集分型和分子血清分型試劑盒方法比較
- 2015~2018年北京市房山區(qū)食源性疾病病原學特征分析
- 市售鮮濕米粉菌落總數及大腸菌群數繁殖動態(tài)的考察
- 能力驗證樣品中霉菌和酵母檢測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
- 廣州市市售食品中蠟樣芽胞桿菌監(jiān)測結果分析
- 副溶血性弧菌與弧菌科易混淆菌的鑒別方法
- 海產品致病菌檢測考核樣品的制備研究
- 巧克力中沙門氏菌檢驗能力驗證研究
- 巧克力中沙門氏菌檢驗能力驗證的結果與分析
- 低溫保存肉制品中液化沙雷氏菌的分離鑒定與耐藥性分析
- “發(fā)酵食品及其安全性評價”專題征稿函
- “功能性食品微生物”專題征稿函
-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專題征稿函
- 食品接觸材料研究專題征稿函
- “果蔬加工和質量安全控制”專題征稿函
-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投稿須知
- 改版半月刊
- 學術影響力顯著提升
- 食品分析與檢測
-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的研究進展
- 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種類及其檢測方法研究進展
- 超高壓技術在水產品貯藏加工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 真菌毒素檢測與限量標準的現狀與問題分析
- 食品中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技術研究進展
- 刺山柑化學成分及其功能性的研究進展
- 運動飲料中的甜味劑及運動員選擇運動飲料的建議
-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聯用技術在食品中5種元素形態(tài)分析中的應用
- 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檢測前處理方法的研究進展
- 核酸適配體檢測食品中的重金屬研究進展
- 苧麻籽總黃酮含量測定方法比較研究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識別瑪咖來源
- 國內外生物農藥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
- 甘草查爾酮B及其衍生物的制備及抗宮頸癌活性
- 基于上轉換試紙快速檢測一次性紙杯熱溶出的雙酚A
- 基于分子信標方法對DNAzyme反應的優(yōu)化與檢測
- 烹飪時間對魚肉中脂肪酸的影響
- 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食品圖像識別
- 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檢測動物血液中6種β-受體激動劑類藥物殘留
- 6種雜糧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及評價
-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復方肝浸膏片中鐵的含量
- 貴州卷曲形綠茶沖泡方法優(yōu)化
- 不同儲存條件下綠茶中揮發(fā)性香氣物質的特征分析
- 基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法的紅花藥材質量分析
- 多重PCR檢測4種常見食源性致病菌
- 不同品質雞蛋的脂質研究
- 牡丹籽油乙酯化處理優(yōu)化研究
- 保健食品桂芍舒逸口服液的工藝優(yōu)選與質量標準建立
- 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油脂中1,4-特丁基對苯二酚
- 基于核酸適配體的電化學法檢測鉛離子
- 軟膠囊化膠收率影響因素研究
- 調味金槍魚魚松配方優(yōu)化
- 蔬菜、水果中農藥多殘留檢測方法研究
- 食品安全監(jiān)管
- 植物油常見風險因子及控制措施
-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基層監(jiān)管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 高校實訓中心引入ISO/IEC 17025管理體系的探究
- 出口食品包裝文字翻譯問題的歸因分析與改進策略
- 山東省部分地區(qū)2018年收獲玉米的真菌污染狀況研究
- 基于大數據視角的肉類食品安全抽檢數據分析
- 山東省2018年餐飲食品質量安全狀況及對策探討
- 重慶市萬州區(qū)市售鮮辣椒中鎘和鉻污染現狀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