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m)浮游生物的研究是我國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前沿,已有的深層海洋浮游生物知識是我國相關研究的基礎。浮游植物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大多數(shù)浮游植物沉降到深海中會死亡,但有些浮游植物卻能在深海中生存。綜述深層海洋中存活的浮游植物的研究進展,為我國的研究提供參考。在深層海洋發(fā)現(xiàn)的浮游植物(>2"m)種類不多,共有18種,最深分布在4000 m,顆石藻的豐度大于硅藻和甲藻,最大豐度為2220個/L,出現(xiàn)在500 m。在1911—1985年期間,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橄欖綠細胞,由于研究手段有限,一直沒有對其進行分類學研究。1985年以后的研究懷疑這些橄欖綠細胞就是聚球藻藍細菌,聚球藻藍細菌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幾個站位能分布到2750 m,在深層海洋的最大豐度為3.5×105個/mL,出現(xiàn)在800 m。在許多海區(qū)200—700 m發(fā)現(xiàn)有浮游植物色素熒光的高值,但對引起高值的原因尚不清楚。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深層海洋的垂直剖面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在300 m以深為0.001—0.1"g C/L,且其隨深度增加而降低。">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文檔 > 生物學 > 正文

深層海洋浮游植物研究綜述

生態(tài)學報 頁數(shù): 7 2014-07-23
摘要: 對深層海洋(>200 m)浮游生物的研究是我國海洋浮游生物研究的前沿,已有的深層海洋浮游生物知識是我國相關研究的基礎。浮游植物需要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大多數(shù)浮游植物沉降到深海中會死亡,但有些浮游植物卻能在深海中生存。綜述深層海洋中存活的浮游植物的研究進展,為我國的研究提供參考。在深層海洋發(fā)現(xiàn)的浮游植物(>2"m)種類不多,共有18種,最深分布在4000 m,顆石藻的豐度大于硅藻和甲藻,最大豐度為2220個/L,出現(xiàn)在500 m。在1911—1985年期間,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橄欖綠細胞,由于研究手段有限,一直沒有對其進行分類學研究。1985年以后的研究懷疑這些橄欖綠細胞就是聚球藻藍細菌,聚球藻藍細菌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幾個站位能分布到2750 m,在深層海洋的最大豐度為3.5×105個/mL,出現(xiàn)在800 m。在許多海區(qū)200—700 m發(fā)現(xiàn)有浮游植物色素熒光的高值,但對引起高值的原因尚不清楚。浮游植物生物量在深層海洋的垂直剖面研究不多,已有的研究表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在300 m以深為0.001—0.1"g C/L,且其隨深度增加而降低。 (共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