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甘肅康樂6(3/4)級地震地表破裂帶調(diào)查
地震研究
頁數(shù): 11 2015-04-15
摘要: 結(jié)合前人研究結(jié)果和野外考察,發(fā)現(xiàn)1936年甘肅康樂6(3/4)級地震的地表破裂帶長14 km,走向NWW,主要由3小段(西段、中段和東段)呈右階排列而成。地表破裂主要有地震陡坎、地裂縫等。西段長3.7 km,有新鮮的崩塌堆積;中段長4.4 km,有大規(guī)模的基巖崩塌,同震左旋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別為2.5 m和0.6 m;東段長約6 km,同震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分別為1.5 m和0.3 m。同震變形以左旋走滑為主,兼具逆沖分量,最大地表垂直位錯量(0.6 m)僅為水平位錯量(2.5 m)的(1/4)。1936年康樂地震時崩落的巖塊上零星生長著最大直徑僅20~30 mm的麗石黃衣,部分無地衣生長,此次地震由圍子山—大夏河斷裂向東擴張所致。 (共11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