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以來鄱陽湖流域水沙變化規(guī)律及影響因素分析
摘要: 運用Mann-Kendall趨勢檢驗法和回歸分析等方法,對鄱陽湖流域贛江外洲站、撫河李家渡站、信江梅港站、饒河虎山站和修水萬家埠站1950~2012年徑流量和1956~2012年輸沙量的變化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并探討了水沙變化的原因。研究結果表明:(1)鄱陽湖流域五大河流水沙的趨勢變化特征相異,除李家渡站徑流無明顯趨勢變化外,其余各站均呈不顯著的增加趨勢(未超過α=0.05顯著性檢驗臨界值);外洲站、梅港站和李家渡站輸沙量呈減少的趨勢變化,且1985年以后呈顯著的減少趨勢,而虎山站和萬家埠站輸沙量在1965~1999年呈不顯著的增加趨勢,1999年以后才開始減少;(2)入湖總水量呈不顯著的增加趨勢,發(fā)生突變的年份為1992年;入湖總沙量呈顯著的減少趨勢,發(fā)生突變的年份為1996年,入湖總沙量突變滯后于入湖總水量;(3)流域徑流量變化主要受降雨量的影響,而輸沙量變化主要受水土保持和水庫建設等人類活動的影響,且水庫攔沙是鄱陽湖流域輸沙量減少的主要原因。 (共11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