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SMP與EPS的光譜特性和荷電特征
摘要: 通過研究城市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可溶性微生物產(chǎn)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光譜特性和荷電特征,進(jìn)ー步闡明城市污水生物處理各階段SMP和EPS的結(jié)構(gòu)特征。結(jié)果表明:污水生物處理過程中SMP主要含有低激發(fā)波長類色氨酸和類腐殖酸,可能還含有高激發(fā)波長類色氨酸和類富里酸其中類腐殖酸物質(zhì)在此過程中逐漸被降解。緊密黏附型胞外聚合物(TB-EPS)與松散附著型胞外聚合物(LB-EPS)主要含有類色氨酸、類富里酸和類腐殖酸。此外LB-EPS和TB-EPS還分別含有低激發(fā)波長類色氨酸和另一種類腐殖酸(λ_(Ex)/λ_(Em)=(420±425)nm/(470±475)nm)。SMP、LB-EPS和TB-EPS的熒光指數(shù)分別為1.78±2.13,1.57±1.68,1.21±1.40其來源分別主要是生物來源、生物來源和陸源、陸源。且LB-EPS的熒光指數(shù)在厭氧處理階段降低表明其所含腐殖質(zhì)的芳香性增強(qiáng)TB-EPS則相反。三者的Zeta電位值在-11~-24 mV內(nèi),且其絕對值隨生物處理進(jìn)行而降低其中TB-EEPS的Zeta電位值變化相對較小。 (共7頁)
開通會員,享受整站包年服務(w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