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碳水化合物分子的化學研究(分離、純化、檢測、結構、合成)和生物化學研究(結構與功能、體內代謝)始終是緊密交錯在一起的。以1843年杜馬(Dumas)提出糖類實驗式,以及19世紀80年代費歇爾(Fischer)對單糖分子結構及化學合成所做的系...[繼續(xù)閱讀]
海量資源,盡在掌握
對碳水化合物分子的化學研究(分離、純化、檢測、結構、合成)和生物化學研究(結構與功能、體內代謝)始終是緊密交錯在一起的。以1843年杜馬(Dumas)提出糖類實驗式,以及19世紀80年代費歇爾(Fischer)對單糖分子結構及化學合成所做的系...[繼續(xù)閱讀]
碳水化合物分為單糖、低聚糖和多糖三大類。單糖是最簡單的碳水化合物;低聚糖和多糖是單糖組成的。葡萄糖、果糖、木糖等屬于單糖。單糖又按照所含碳原子數(shù)目的不同,分為乙糖、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庚糖等,又可分別稱...[繼續(xù)閱讀]
眾所周知,碳水化合物,特別是葡萄糖是供給動物代謝活動最有效的營養(yǎng)素。但碳水化合物的生理作用卻似乎被人忽略。近年來,隨著對碳水化合物認識的不斷深入,人們開始重視其生理作用。1998年5月在德國召開的“98國際糖生物工程討...[繼續(xù)閱讀]
20世紀80年代進入了高分子材料時代。大多數(shù)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原料是石油和煤,目前全世界石油總儲量才800多億立方米,而每年要消耗掉30多億立方米,預計過不了幾十年地球上的石油資源將消耗殆盡,煤的儲存雖然多一些但也用不到百...[繼續(xù)閱讀]
(一)碳水化合物作為生產燃料乙醇等化工、醫(yī)藥產品的原料利用碳水化合物可生產如燃料乙醇等化工和醫(yī)藥產品,其中燃料乙醇是最有價值的產品,它是重要的能源來源。通過光合反應,植物每年儲存的太陽熱能,估計相當于世界每年消...[繼續(xù)閱讀]
D-甘油醛又名D-甘油糖,但一般不用甘油糖之名。D-甘油醛的3-磷酸酯為細胞代謝和有關生化反應的中間體。漿狀物,[α]20D=+8.7°(水)。...[繼續(xù)閱讀]
二羥基丙酮的1-磷酸酯為細胞代謝和己糖發(fā)酵的中間體。熔點72℃,其二聚物的熔點為82℃。...[繼續(xù)閱讀]
D-赤蘚糖圖2-1 β-D-五環(huán)赤蘚糖的結構式D-赤蘚糖的4-磷酸酯為碳水化合物酶轉變的中間體。漿狀物,[α]20D=-41°(水)。...[繼續(xù)閱讀]
圖2-2 β-D-六環(huán)阿拉伯糖的結構式若干具有腹瀉作用的糖苷為D-阿拉伯糖苷,如由蘆薈樹中提取的蘆薈素。熔點159~168℃,[α]20D=+105°(水)。D-阿拉伯糖不能被酵母發(fā)酵。...[繼續(xù)閱讀]
松柏樹中存在游離L-阿拉伯糖?;蠣顟B(tài)的L-阿拉伯糖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半纖維素、樹脂、果膠質、細菌多糖中都含有。若干種糖苷經水解產生L-阿拉伯糖;熔點160℃,[α]20D=+190.6°→104.5°(水)。不能被酵母發(fā)酵。圖2-3 β-L-六環(huán)阿拉伯...[繼續(xù)閱讀]